DSC08625  

(2005/03/04)

當我們陷入爭吵的時候很難確實地回到原本的話題,我們很輕易地會將所有的目光放在怒火中燒的「感覺」上,不停地想辦法去傷害跟你爭執的對象,這時說出來的話已經沒有語序、邏輯的概念,態度也糟透了,傷了感情也傷了健康。

 

因為衝動讓衝突無效化是相當可惜的事情,因為「衝突」(衝突可以是理性的有效衝突)原本的目的是化解「誤會」,或是達成共識:比方說兩個好朋友想穿相同的衣服,可是喜歡的顏色和圖案不一樣,最後決定不選彼此喜歡的藍色和綠色,一起決定穿上黃色的衣服,誰也不犯誰,而且目的也達成了。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張三與李四為了「張三家的牛跑到李四家的院子裡拉屎」,只要沒人肯退一步,李四在去年燒金紙的煙灰不小心隨風飄送到張三家裡的事情也通通被翻出來吵個沒完。結果不是雙方大打出手、一方終於受不了而認輸,就是鬧到老五家了,逼著第三人加入三角關係的爭吵行列。

 

沒有一個人先停火、舉起盾牌,並起拿冷水灑向對方的頭的話,這場「爭辯」就是「無效衝突」,這也是我們常常在合作間開會、與朋友發生間隙時沒辦法解決的原因

 

 

下午的時候,我打斷媽媽的話題,表示意見上的反對,讓她的成就感受到挫折,於是她大動肝火,開始大吼大叫,發洩似的想將這陣子以來的不滿通通說完。她不停地抱怨:「我在上班的地方被否定、連你們也要否定我!」、「你們都不聽我說話」等等,甚至翻起舊帳,責怪幾天之前的爭吵。

 

起初我想讓她一次說個夠,等她吵完就好了(這是一種逃避心態)。但是不斷地接收媽媽的攻擊性語言,即使耐性再好也很難任人維持平和的態度去面對,於是我也加入砲火的行列。

 

意外的,也許媽媽是想起了我們的「衝突」不是為了論及輸贏,而是期待對彼此的想法有所了解,所以放慢了說話的速度,降低了高分貝,態度轉為冷淡但想溝通。

 

若是同時候我沒有接到她的「變化球」,我可能會繼續開砲,甚至關上房門拒絕對話,幸好我注意到她的訊號了。

 

記得以前也有過幾次類似的爭吵,我也站在不想加入戰局的角度以冷淡的方式回應,回答:「所以呢?」、「你想要什麼?」,也許是默契不足或技巧生疏,媽媽沒有收到我的「想溝通」訊號,結果也是在雙方冷製這個問題後無疾而終。

 

只要有一方先擺出理性的態度,另一方能接住「想溝通」的訊號,並且受理的話,即使結果不是我們最想要的,卻能成為我們正式這個問題的第一步。直到下次,當我們又必須討論到這個話題的時候,說不定會有所進展,而不會為了牛糞在誰家、放屁的是誰家的牛這樣的問題重複打轉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詩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